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

立管的介紹...(大濕我好想睡午覺阿~!

3. 立管 Stem


今天大濕為各位整理出嚕...更正

是立管的選擇,(正經一點好不好?!


資料來源Google貝哥哥指南

圖片出處Google:貝哥哥指南

stem

這就是立管(哈~

立管負責固定手把(Handlebar),同時也肩負了影響騎乘姿勢的重責大任!

不要因為它小就小看它的用途啦!

基本的選購步驟為:

1. 選擇符合車架組的規格 

2. 選擇彎角角度

 3.選擇長度

和車頭碗組一樣,立管的選購同樣得考量前叉的設計 (螺紋式與非螺紋式)

分辨的方式超簡單,

螺紋式的立管是L型的,

而非螺紋式的立管則是方塊型的。


彎角角度和長度兩個考量可以放在一起研究,

由於彎角負責固定手把,它的角度決定了你騎車的時候身體下彎的程度,

而長度則決定了雙手伸長的程度

基本的原則是:

角度越大、長度越短、騎起來越舒服,性能也會因為風阻和重心的原因而降低。

角度越小、長度越長、姿勢會比較不舒服,不過相對速度與操控感也會提升

其次需要留意的規格為手把的直徑


如果要確保最高的相容性,建議選擇26mm的,

一般手把直徑為26mm,賽道車的彎把有可能是25.4mm,

如果是螺紋式的立管,必須注意少數產品的高度會和其他不同(例如 Nitto Technomic)。


圖片出處Google:貝哥哥指南

座管比較

依舊是立管(喂~到底會部會整理阿?

如果是剛入門,阿財的建議是選擇72~90度,70~90公分的立管,

騎一陣子之後會漸漸了解自己的偏好,到時候再換裝其他規格的立管。



下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